笔趣阁 > 细说大唐大全 > 第57章 第57章

第57章 第57章


5.高力士弄权

        天宝七载(公元748年)四月,玄宗封高力士为骠骑大将军。大权在握的高力士对当时的政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
        (1)高、王之争

        高力士是唐玄宗时期当权的宦官。本姓冯,潘州人。少年时代就已阉割,圣历元年(公元698年),由岭南讨击使李千里带到长安入宫。他长得仪表端正,又聪明伶俐,当政的武则天便让他留在身边当差。后来因为犯错,他一度被驱逐出宫。宦官高延福将他收为养子,因此改姓高。高延福与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交往勾结,高力士经常为高延福和武三思传递消息,这使他第二次入宫成为可能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年以后,武则天将他召入禁中,隶属司官台。他以上次被逐为鉴,处处小心行事,加之本人机灵好学,很快担任起传达皇帝诏敕的任务,授为宫闱丞。中宗景龙中,唐玄宗李隆基为临淄王,高力士倾心巴结,得到信任。当时时局变幻多端,安乐公主与韦后联手先杀唐中宗,又临朝执掌朝政,想模仿武后所作所为。玄宗与姑母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后,玄宗被立为太子,遂命高力士隶属内坊,每天在身边服侍。在玄宗和太平公主的斗争中,高力士帮助玄宗立了大功,被升为银青光禄大夫、行内侍同正员。开元中期,高力士又被任命为右监门卫将军和知内侍省事,并做了掌管太监事务的长官。

        内侍省是唐代宦官官署,分管宫内日常生活诸方面。唐太宗时规定,内侍省不置三品官,内侍是长官,阶四品,未发生过宦官干权的事。宦官的人数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有所增加。到了中宗神龙年间(公元705~707年),宦官人数猛增到三千多人,其中有一千余人任七品以上的官位,但很少有高品阶者。唐玄宗时开始重用宦官,不仅人数增多,而且有居高品者千余人。玄宗将那些稍稍称旨的宦官都授予三品将军官位,宦官势力逐渐形成。对外带兵征讨的杨思勖和居中侍卫的高力士成为最受宠信的人物。对机灵乖巧、忠于皇帝的高力士玄宗尤为赏识,高力士逐渐成为最有实权的宦官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在开元时期,高力士却受到王毛仲等人的非礼与歧视。王毛仲本是玄宗的家奴,聪明伶俐,常服侍左右,被玄宗视为心腹。后居开府仪同三司之高品,任内外闲厩监牧都使之职。由于王毛仲受到玄宗宠幸,因而根本不把宦官放在眼里,动辄辱骂殴打小宦官,甚至对品阶高者也轻视小瞧。高力士等人对他敢怒不敢言。开元十八年(公元730年),王毛仲求为兵部尚书,被不高兴的玄宗拒绝。高力士抓住时机报复。正巧王毛仲妻子生下一个男婴,高力士奉旨前往庆贺,赐给大量酒食、金帛,并授毛仲子五品阶。高力士回宫,玄宗问他:“毛仲高兴吗?”高力士回答:“王毛仲抱着襁褓中的婴孩,对大臣们说:‘这样的儿子难道不配做三品官吗?''”玄宗大怒道:“当初诛韦氏的时候,这个家伙就迟疑不决,两面三刀。朕不计较,原谅了他,谁想到他竟借口儿子怨朕。”高力士趁机劝道:“北门奴(禁军)势力太盛,相与一心,若不及早除掉,必生大患。”玄宗决定清除王毛仲的势力。高力士的地位由此更加稳固。

        (2)权倾朝野

        天下太平的时间太久了,唐玄宗对政事渐渐荒疏,这为高力士全面控制宫内的事务创造了条件。高力士在宫中地位十分特殊,太子称他为“二兄”,诸王、公主皆呼“阿翁”,驸马辈呼为“爷”。各地进呈的文表奏章由他转给皇帝,小的事情不必请示,他自己就有权处理。玄宗对他十分放心,常说:“只要是高力士在当班工作,我就可以睡安稳觉。”所以高力士经常在宫中主事,很少外出,时人以见他一面为荣。

        高力士深得皇上的宠幸,善于投机取巧的官僚就千方百计地巴结他。金吾大将军程伯献、少府监冯绍正等与他结为兄弟,高力士母亲麦氏病死,程伯献在灵前披发凭吊,痛哭流涕,好像死掉的是自己的父母一样。高力士把有姿色的瀛州吕玄晤的女儿纳为妻室,后吕氏死时,朝廷大臣竞相致祭,从高力士的住处到墓地,车水马龙,熙熙攘攘。与他交结往来的包括那些大权在握的朝臣,希望他在皇帝面前为自己多说好话。像宇文融、李林甫、盖嘉运、韦坚、杨慎矜、王、杨国忠、安禄山、安思顺、高仙芝等人,都是通过高力士的关系而得将相高位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高力士家财万贯,唐玄宗又专在宫殿旁边为他建府居住。这个庭院建造得巧夺天工,甚是华美。高力士还花费巨额资财建造寺庙和道观;又在京城西北拦截沣水作碾,每日能碾麦三百斛。他所建的宝寿寺的大钟铸成后,高力士举行庆典,整个朝廷的官员都去祝贺。高力士借机索贿,每击钟一次需纳礼钱十万缗,那些溜须拍马之徒中有很多人击了十二次。

        天宝初,加高力士冠军大将、右监门卫大将军,进封渤海郡公。天宝七载(公元748年),加封为骠骑大将军。高力士大权在握,高爵厚禄,但对玄宗却是忠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开元二十五年(公元737年),深得玄宗宠爱的武惠妃为了达到让自己儿子寿王瑁做太子的目的,指使人诬陷太子李瑛、鄂王李瑶、光王李琚至死。奸臣宰相李林甫素来依仗武惠妃,这年,武惠妃突得暴病而死,李林甫仍执意拥立寿王李瑁,企图成为新太子的拥立者以巩固自己的地位,因此屡屡劝说玄宗。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,没有什么才能,而忠王李亨老成,而且好学上进,谦虚仁义。玄宗犹豫不决,想到自己年事已高,三个儿子又同日被杀,太子还没定下,不免心生烦恼,寝食不安。高力士明知故问,玄宗责备说:“你是我家老奴,难道还猜不到我的心病。”高力士说:“是为立太子事犯愁吧?”玄宗答:“正是。”高力士劝道:“陛下何必如此白白地耗费精力,但只按制推长而立,谁敢再争。”这一番话使玄宗立刻心胸为之一畅,决定立李亨为太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关中地狭,储粮有限,玄宗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东都洛阳住上一段时间,以减轻运粮困难。李林甫知道玄宗早已厌烦巡行,因此就与牛仙客计划增加西京临近各道的赋税,而且用这钱购买粮食来充实关中。数年之中,粮食蓄积丰实。玄宗从容地对高力士说:“朕不出长安城已接近十年,天下没有让人忧愁的大事,朕想高居在上,不管大事,把政事都委托给李林甫处理,你认为如何?”高力士回答说:“天子出外巡行是古人留下来的制度。而且帝王大权,不能旁落。假如托给他人,其威势形成以后,谁还敢议论他!”玄宗听过后心中不高兴。高力士赶忙磕头自白说:“我发疯了,说胡话,罪该万死。”玄宗就为高力士设置酒宴安慰,左右人全高呼万岁。从此以后,高力士再也不敢妄言国家大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天宝十五载(公元756年),安禄山发动叛乱,攻下长安、洛阳,高力士随从玄宗逃往成都,行至马嵬坡,愤怒的士兵与将领把滥用职权的宰相杨国忠杀了,并要求玄宗交出杨贵妃以正国法。玄宗不情愿地说:“贵妃长时间住在宫中,怎知国忠谋反。”高力士说:“贵妃的确无罪,然而将士已杀杨国忠,贵妃还在陛下左右,他们哪敢自安呢?愿陛下仔细思量,若陛上想得到安宁,就必须让将士们先安下心来。”高力士当然清楚杨贵妃是被冤枉的,可是他宁愿用杨贵妃的死来保护玄宗的安全。至成都,高力士被封齐国公。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玄宗回长安,高力士又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,赐坐食五百户租税。

        上元元年(公元760年),肃宗患病,当权宦官李辅国矫旨迎已禅位的玄宗游西内,行至睿武门时,李辅国带五百甲士拔刀挡道,奏曰:“皇帝看到兴庆宫太小不适宜上皇居住,迎接您迁入大内。”玄宗被这一拦大吃一惊,几乎从马上跌落下来。高力士大声断喝:“李辅国不可无礼!”叱令其下马。而且太上皇命各位将领各司其职,好自为之。将士们将刀收好,拜呼万岁。高力士让李辅国和自己共执太上皇的马缰,护送太上皇去西内。因为保护唐玄宗,高力士遭到了李辅国的排斥,七月,高力士被流放巫州。巫州多荠菜,而这里的人不懂得吃它,高力士常采荠菜做羹。有时候,高力士还登山临水自娱。宝应元年(公元762年)三月,赦还,至朗州,得知玄宗已死的消息,悲不自胜,望北号哭,泣血而死,终年七十九岁。代宗时追谥扬州大都,陪葬泰陵。

        高力士一辈子比王侯还富有,权势也震慑朝野,但他平素谨慎,不妄骄横,又善于观察时势,尽职效忠,所以久受玄宗宠任,并没有留下什么恶名。这与他以后骄横擅权的宦官形成鲜明的对比,但他对天宝时的朝□□败负有一定的责任。


  (https://www.xblqugex.cc/book_88964074/1561056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blquge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blqugex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