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 > 第473章 鱼龙潜跃水成文

第473章 鱼龙潜跃水成文


浐灞间的晴川中秋之夜很热闹,姚崇一众上了年纪的有桂花酒宴,品评独孤探花的咏月一诗一词即耗去大半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水调歌头的这首词整篇皆是佳句无异议,但有人认为过于清冷,暗含孤愤之意,因有“我欲乘风归去,”“高处不胜寒”“照无眠”几句,支持此论之人还推测当时远东侯独孤探花在洛阳因送玄武祥瑞,却未得到应有赏赐而产生怨愤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立有人反驳,远东侯深得圣宠,怎会在乎这点得失?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”独孤探花终究是舍不得人间繁华的,其愿望是“千里共婵娟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问题亦来了,当时其与纳兰女帝形影不离,怎有“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”的感触?此句只有用独孤探花心怀天下来解释,独孤探花怜惜天下别离之人,祝愿他们“但愿人长久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前半纵写,后半横叙。上片高屋建瓴,下片峰回路转。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,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。后半纯用白描,人月双及。它名为演绎天理,实则阐释人事。笔致错综回环,摇曳多姿。从布局方面来说,上片凌空而起,入处似虚;下片波澜层叠,返虚转实。最后虚实交错,纡徐作结。全词设景清丽雄阔,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“归去”与直舞“人间”、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,以及旷达自适,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,极富哲理与人情。立意高远,构思新颖,意境清新如画。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,是独孤探花情怀的自然流露。情韵兼胜,境界壮美,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。此词全篇皆是佳句,典型地体现出独孤探花词句一贯清雄旷达的风格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春江花月夜这首新格律诗,章法结构,以整齐为基调,以错杂显变化。三十六行诗,共分为九组,每四句一小组,一组三韵,另一组必定转用另一韵,象九首绝句。这是它整齐的一面。它的错综复杂,则体现在九个韵脚的平仄变化。开头一、三组用平韵,二、四组用仄韵,随后五六七八组皆用平韵,最后用仄韵结束,错落穿插,声调整齐而不呆板。在句式上,大量使用排比句、对偶句和流水对,起承转合皆妙,文章气韵无穷。诗中春、江、花、月、夜、人几个主题词错落重叠,伸缩变化,引人进了一个目眩五彩、浑然忘我的境界。

        此诗写出了初月的朦胧,高月的皎洁,并发思古之悠情,音节美、韵律美,断而复续,飞丝相接,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。

        独孤探花并不是一味的写景白描,继而写了离人怨妇思绪。

        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

        寥寥数语,怨妇的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。看江流依然,落月留照,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,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、弥漫着。在这样勾魂夺魄的意境里结束全篇,情笔生花,余音绕梁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是初月的明媚、高月的皎洁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,抑或楼头月的徘徊、镜中月的清影、帘内月的倾注、砧上月的流照,无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。把一轮明月写到如此清雅且夺人心魄的地步,就不仅仅是传世之作、而应该是旷世之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是明月何时有?还是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一众六部久经仕途的老吏们亦开始发散思维,有人说自古即有,有人说天造地设,有人说洪荒形成,亦有人言称为仙人所设,各自言之凿凿,各执一词,最后终以大部醉倒散场。

        中学堂里的少年们赏月诗会亦是争论非凡,最终还是杜甫的一首月夜忆大父夺冠:

        戍鼓断人行,秋边一雁声。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
        父子皆分散,无家问死生。寄书长不达,况乃未休兵。

        杜甫的父亲尚在远东任职,此刻不知有无闲暇赏月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太后闻听此诗,含泪叫了几声心肝宝贝,吩咐纳兰妃雅赏赐诸多吃食与小杜甫,而她们的楼兰月影会的婵娟拜月会亦是嘈嘈杂杂,娇憨的萧箫,轻灵的小精灵巫灵舞,美艳冠绝燕唐的归海听雪,看似冷峻的白枯梅,大方典雅的魏初晴,静若幽兰的裴楚舞,均献上了精彩绝伦的舞蹈,让皇太后与一众老妇人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大学堂的郇国公韦陟,逍遥楼主段怀本,燕唐车马行的大掌柜谢晓天,万安县首富左宣德一众拥妓嘻乐到明月西坠东方鱼肚白之时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太后亦多喝了两杯,亥时一刻即收兵回屋歇息,次日一早在晴川的鸡鸣声中醒来,独孤伽罗过来伺候梳洗,纳兰妃雅早课后亦过来布置早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个猢狲呢?昨夜未见今日亦躲起来了?”独孤皇太后很闲适的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天星昨夜在长从宿卫大营呢”纳兰妃雅回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猢狲怎地勤奋起来了?中秋夜还不忘当值?”皇太后很是惊奇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呃,老佛爷,昨夜...昨夜长安有蟊贼闹事,天星坐镇长从宿卫大营是应有之事”纳兰妃雅亦将大事说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蟊贼闹事?嗯?不对,汝等将某诓来晴川,是不是亦为此事?”独孤皇太后不愧历事多矣,瞬间即发现事情的蹊跷,昨日姚崇与纳兰妃雅到仪秋宫可是说晴川赏月需皇太后莅临,华师门下皆仰慕皇太后,远东侯思慕老佛爷快成疾,当下长安城内皆在辱骂远东侯不孝之举,还望皇太后为其张目;独孤太后这才勉强成行,现看来根本就是那个猢狲早知晓长安有变,为己安危诓己出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此事确实是天星顾忌太后的安危,才让某等请太后驾临晴川”纳兰妃雅亦点头承认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汝等皆是好孩子,但某需知晓长安城的蟊贼闹事是怎地回事?闹到了什么地步?太子是如何处置的?”皇太后本能的觉得这蟊贼闹事定不是小打小闹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具体情状某等亦不清楚,但昨夜天星已查明,蟊贼已经攻入太极宫了”纳兰妃雅不敢隐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攻破了太极宫?从哪儿?玄武门?东宫呢?金吾卫呢?宋璟呢?”皇太后霍然起身,瞠目大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玄武长乐玄德三门皆破,东宫情状不明,其他情状某亦不知晓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还吃什么?那猢狲在长从宿卫大营?走,某去问他”皇太后提起孤拐即出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皇太后还是吃点吧?天星亦遣人在万年坐镇,事态并未迷乱不堪”纳兰妃雅劝慰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去猢狲哪儿吃”皇太后不理径直前行。

        姚崇太保亦一早过来请安,见此情状知晓皇太后已经听到传闻,也不多话,安排人备车马。

        晴川路边的草木已有些枯黄,但仍未凝霜,些许萧瑟并不悲苦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广运潭边,长从宿卫的兵马均列阵以待,人无声马无音,压抑却雄浑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太后见了无边无际的长从宿卫兵阵,心头更是沉重。

        过心雅桥,从拦河大坝上直奔东岸的长从宿卫大本营,此处亦是大批兵马席地而坐,静待军令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行辕门前,被守门旗牌官拦下,皇太后亦不恼怒,望着营内高高飘扬的天星大将军旄旆静立不语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一会,得讯的天星大将军独孤心慈与冠军大将军郭知运,御史左中丞韦虚心出营相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甲胄在身,不能行大礼,还望皇太后恕罪”独孤心慈拱手施礼,身上明光铠初升阳光映照下闪闪生辉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说,到底什么情状?”独孤皇太后亦不虚言,目光掠过他人停在天星大将军身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昨夜左右屯营哗变,游侠权梁山叛乱,从景凤门攻入皇城,屯营从长乐门玄武门玄德门攻入太极宫,但后来两方内讧,权梁山退入长安群贤坊,屯营乱兵围攻东宫不谐,攻打大明宫亦受挫,先只是强占长乐门”独孤心慈也不引众人入大帐,在辕门前一小帐内引皇太后入座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太极宫情状如何?太庙情状如何?太子何在?”皇太后连番责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太极宫只有两偏殿受火爎,太庙有金吾卫苏长街把守,乱兵即时退出皇城,皆安然无恙。太子在东宫亦无大碍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此事因何而起?汝长从宿卫怎未出兵平叛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某等尚无军令,只能按兵不动,此事生变缘由尚在查寻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蟊贼已经占据一坊之地,哪儿的燕唐民众正遭受涂炭,汝拥兵十万却只是观望?若长安糜乱,太子有事,汝该如何向圣人交代”皇太后又厉声喝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某在月前即向兵部,向太子,向圣人禀告过群贤坊游侠有作乱之举,但圣人嘱某莫多事,这不是某长从宿卫的值司”独孤心慈委屈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汝现今有如何应对之举?”皇太后愣住,一会又幽幽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某已令长从宿卫全员备战,随时听从军令调遣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无军令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某只能等”独孤心慈抬头凛然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宋璟何在?六部官吏何在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宋璟尚书已入金吾卫,坐镇大明宫丹凤门,裴旻大将军坐镇兴庆宫,其他各部官吏昨夜中秋休沐,具体情状目前知之不全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汝给圣人报信了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昨夜已经发送公文到洛阳,今日上午应有回应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汝真就这么等着?”皇太后想想还是不满意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某只能这么等着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太后于是不语,独孤心慈吩咐人给端来吃食,皇太后早上尚未进食,独孤伽罗端过米粥给皇太后,皇太后遂整顿精神开始早餐。

        独孤心慈亦拿着一个大饼开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昨夜歇息了没有的?”纳兰妃雅端过一碗豆汁给其下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睡了个把时辰,没事,某坐着打盹多次”独孤心慈笑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城内伤亡如何?”纳兰妃雅又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好”独孤心慈嚼着大饼嘟囔。

        正吃着,帐外有人来报,宋璟尚书带人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独孤心慈亲自出去迎接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璟是圣人与政事堂留下的监国留守首要大臣,有调兵遣军之权。

        独孤心慈带郭知运韦虚心将其迎入大营,自己亦跑进小营帐,问皇太后是去晴川还是留在此地,皇太后虽尊贵,但军帐大营亦不能随意进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某就在此候着”皇太后心不在焉的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天星大将军让纳兰妃雅照看着,自己再跑回大帐。

        宋璟不是一个人来的,萧嵩与王晙两位兵部吏部的尚书跟着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汝昨夜为何未出兵?”宋璟开口即质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军令何在?”独孤心慈回答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将在外军令所有不受,长安事乱,汝坐拥雄兵而不作为即为失职”宋璟尚书喝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某不作为只是失职,某若出兵那即是乱兵”独孤心慈不客气的怨怼回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别说些没用的,长安兵乱汝可知晓情状?”王晙尚书是老资格行伍,此刻赶紧制止两人无意义的怨怼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知晓一些”独孤心慈也只是轻描淡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长安内乱兵势大,城内无充足兵力镇压,汝长从宿卫能调动多少可战之兵?”萧嵩是兵部尚书,此时亦焦急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三到五万”独孤心慈给了个范围。

        几个尚书沉思,皆知长从宿卫成军不到一月,可战之兵那不是说着玩的,那是要能杀人的,许多时候不说是刚募集的军兵,就是久未经战阵的老兵亦会临阵哗变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左卫呢?右威卫呢?他们不是有兵马么?汝等不去哪儿到某这新军来作甚?”独孤心慈又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左卫闭营不出,右威卫的燕君鸾大将军领兵一营在金光门外”萧嵩解释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金光门被乱兵给占了?”独孤心慈装糊涂,他虽未进长安,但大致情状知晓的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给权梁山占了,权梁山自号襄王男,又偺称光帝,占了群贤坊,目前已攻入西市”王晙叹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哦”独孤心慈哦了一声即无语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王志愔府尹已带人去征讨,汝长从宿卫现可能调兵收复长乐门太极宫?”宋璟尚书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某等长从宿卫只是新军,只能尽力而为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汝营外和广运潭边的军马亦是长从宿卫?那有此等军马多少?过万即能用”王晙尚书问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某说了有三万可战之兵,亦有多点能助阵,不会超过五万”独孤心慈撇嘴,这是不相信长从宿卫的战力啊?

        “那某等现即令汝帅长从宿卫出兵入城平乱”宋璟尚书当机立断。

        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

        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

    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xbiqugex.cc/book_76461/31044283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xbiqugex.cc。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:m.xbiqugex.cc